深圳女声
期待您的关注
微信公众号 |

刘梅凤夫妇:用爱心营造一个温暖的家

发布时间:2015-08-20   来源: 深圳市妇女联合会   作者:

 链接:刘梅凤夫妇:用爱心营造一个温暖的家 

  2005年春节前夕,广东梅州平远县的一个村庄里显得格外热闹。这一天,沈剑锋、刘梅凤夫妇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,助养3个因家生变故无所依靠的女孩,这3个女孩从此成为“沈家的孩子”了。

  白手起家事业有成回报家乡

  刘梅凤是龙岗区坪地街道高桥社区的安全员,她和丈夫沈剑锋都是梅州平远县人。由于沈剑锋是刘梅凤哥哥的同学、好朋友,经常到刘家玩,所以两人自幼相识,互有好感。刘梅凤中专毕业后,便随沈剑锋外出打拼。打工期间,二人深深感到自己的知识不够用,便想方设法学习。注塑、模具、会计、管理,两年间,二人掌握了开工厂的基本知识。

  2001年,两人婚后辞去工作,借了些钱,开始与别人合作承包车间,专做注塑生意。凭借打工期间积累的过硬技术和知识,夫妻俩一路探索,边做生意边学习,生意越做越好,对家乡的回报也越来越多。

  由于两人学历不高,尤其是沈剑锋,家境贫寒的他初中毕业后就放弃学业,开始工作,因此,两人更加懂得教育的重要性。生意稍有起色,二人便回到平远县,帮助村里和镇上的学校修建花园、篮球场,建立电子教学平台,设立奖学金,资助贫困孩子读书。

  也正是二人的乐善好施,让他们结识了3个女孩。

  乐善好施助养3名女孩

  助养第一个女孩的时候,沈剑锋才初中毕业在外工作仅半年时间。当时他得知一位亲戚由于重男轻女将刚出生的女孩送人后,心生怜悯,果断将孩子要回,并承诺会负责孩子的开销。那一年是1991年,刘梅凤还在读初中,当她从哥哥那里得知这个消息后,顿时觉得沈剑锋了不起、有担当,沈剑锋在她心中的形象也更为高大!

  芷茹和映茹是在捐资助学的时候通过村镇干部介绍认识的。2004年,沈剑锋作为平远县的政协委员,回乡支援。在老家和一些村镇干部聊天的时候,夫妇俩得知有两个孩子家生变故,因负担过重面临辍学。赶到孩子家,看着躲在土墙后面怯生生的孩子,夫妻俩的鼻子顿时酸酸的,喉咙里仿佛堵着铅块,说不出话。

  “孩子们想上到什么时候,我们就供到什么时候。她也是我们的孩子!”夫妻俩郑重承诺。刘梅凤按照自己女儿的名字,分别给3个孩子起小名为芷茹、欣茹和映茹。

  用爱心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

  虽然只是助养,但是对于刘梅凤夫妇来说,这3个女孩就是自己的亲女儿。

  “我老公原来的目标是助养10个孩子,但是既然养了,就要付出爱,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。”刘梅凤说,考虑到梅州的教育水平较高,3个“女儿”留在老家读书,周末和节假日的时候一家人则能快乐团聚。每当这时,刘梅凤与沈剑锋便会格外珍惜这难得的相处机会,和孩子们一起做饭、玩纸牌、脑筋急转弯,海边烧烤、做手工,他们总是想尽办法和孩子多多互动。

  刘梅凤疼爱孩子,但是从来不溺爱孩子。每到寒暑假,女孩们就要轮流管家,掌管家里的吃穿用度“经济大权”,与保姆一起买菜做饭洗衣服。“我们客家人都是勤劳善良的,虽然家里有保姆做事情,但是我们也希望能够培养孩子这种勤劳的习惯。”刘梅凤说。

  除此之外,刘梅凤夫妇对于孩子的学业也非常重视。学校里有活动、开家长会,夫妻俩总是积极参与,跟进了解孩子的情况。3个女孩也没有辜负夫妻俩的期望,先后考上了大学。芷茹大学学的是财会,毕业后便在家里的工厂做会计。经过刘梅凤两年的栽培,芷茹工作做得很出色,成为夫妻俩的得力助手。

  5“姐弟”情深相互守望

  刚到沈家,3个女孩显得有些拘谨。刘梅凤两岁的女儿活泼可爱,3个女孩一下子被吸引住了,争抢着和妹妹玩,照顾妹妹,也因此彼此熟悉起来。2012年,刘梅凤的儿子出生,4个“姐姐”更是对弟弟疼爱有加。

  由于一起长大,五“姐弟”的感情特别要好,总是彼此照顾,从不让刘梅凤操心。

  工作后,芷茹主动提出每月给欣茹800元零用钱。去年,欣茹大学毕业后,也有样学样地每个月从工资中拿出500元给映茹零花钱。映茹大学期间玩起了“微商”,赚了钱就给刘梅凤和弟妹们买礼物。

  孩子大了,婚姻就成了刘梅凤考虑的大事。芷茹性格安静内敛,特别孝顺,喜欢宅在家里陪伴刘梅凤和弟弟。随着芷茹年龄渐长,刘梅凤看着着急,托人帮芷茹介绍了个男朋友。如今,两人年底就要结婚了。

  “日子过得太快了,一转眼芷茹都要嫁人了,希望她结婚后可以常回家看看。”刘梅凤笑着说,语气中却透露出疼爱与不舍。

  

  传家宝

  家和万事兴

  ■ 深圳特区报记者 唐珊珊

  由于老人生病,孩子们都回老家梅州了,采访时,记者只见到了刘梅凤。一袭黑裙,一杯菊花枸杞茶,刘梅凤端坐在坪地高桥社区的办公室沙发上,满目笑意地聊起她家里的故事。

  “我们两夫妇经常教育孩子要勤劳善良、踏实上进、孝敬父母、和睦相处,要说最希望孩子继承的,就是家和万事兴了,为此我们还专门把这几个字装帧起来挂在客厅里。”刘梅凤解释,十多年来,家人从未吵过架,“家和万事兴”是他们一家的真实写照。十多年来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,夫妻俩总是有商有量,搀扶着走过来。偶尔碰上一个人情绪激动的时候,另一个就不作声,等对方安静下来再聊。

  在夫妻俩的言传身教下,孩子们也继承了这一家风,彼此和睦相处,学会了站在对方立场上考虑问题。好吃的好玩的,都会想着给其他人留一份,暑假轮值当家做饭的时候,也会多买一些其他人爱吃的蔬菜水果。孩子芷茹感激刘梅凤夫妻给自己的关爱,毕业后主动担负起欣茹的生活费。欣茹毕业后,又主动承担了映茹的生活费。映茹虽然还在读书,但是靠着经营微信生意的盈利,已经开始给弟妹买礼物……

  “最近我婆婆生病了,不用上班的孩子们也全部回到老家,守护在奶奶旁边,陪伴老人聊天为老人做饭。”说到这里,刘梅凤开心地笑了。

附件: